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不仅包括传感器和电缆,还涉及测压管、自动化采集站等配套设施。这些设施的设置与管理同样蕴含着安全风险,需要通过规范化的设计和精细化的运维来规避。
混凝土坝基础测压管的安全管理
测压管是监测坝基扬压力的传统手段,但其管理不当可能酿成严重事故。
高风险区域禁用:在坝基防渗帷幕上游的高压区,应严格禁止采用测压管方式。因为一旦管口阀门在高压下失效或维修不当,高压水会喷涌而出,可能带出坝基细颗粒物质,侵蚀并破坏防渗帷幕,直接威胁大坝安全。该部位应优先选用埋入式的渗压计进行监测。
严格管口管理:对于帷幕下游的测压管,必须明确其处于“有压”或“无压”状态。对于有压管或可能因水位波动变为有压的测压管,其管口阀门必须长年处于关闭状态,仅在人工测量时短暂开启。若长期开放,渗水持续流出可能逐渐带出基岩裂隙中的灌浆材料,缓慢扩大渗流通道,埋下长期隐患。必须建立制度,定期检查管口装置的有效性,防止因锈蚀等原因导致漏水。
自动化监测测站的消防安全
自动化测站内集成了数据采集设备、电源、网络和环境控制设备,是监测系统的“神经中枢”。这些测站多位于潮湿的廊道内或暴露在野外的启闭机房中,环境恶劣,存在电气火灾风险。
风险来源:设备长期在高湿、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行,易发生线路老化、短路;雷击也可能引入电涌引发火灾。一旦起火,不仅会摧毁宝贵的监测设备,更可能对主工程造成次生损害。
主动防火措施:除了常规的电气规范(如接地、防雷)外,对于重要且无人值守的测站,应增设自动灭火装置。例如,可安装“自爆式灭火器”,该装置在环境温度达到临界值时会自动引爆,释放灭火剂扑救初起火灾,实现主动安全防护。
以上就是南京峟思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对测压管和自动化测站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潜在风险的清醒认识之上,通过规范的设计和严格的运维制度,将“监测设施”本身的风险降至最低。
下一篇:风险防控贯穿于安全监测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