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监测仪器的安装埋设,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特殊性和运行环境的高标准要求。在薄壁衬砌、盾构隧洞及高水头等复杂条件下,常规的安装方法可能不适用,甚至带来风险,因此需要采用更精巧、更安全的技术方案。
盾构隧洞监测的安全与精准之道
盾构隧洞的管片监测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安装过程不能破坏管片结构及其防水体系;二是在高压富水地层中,安装操作需绝对安全。
测缝计的创新安装:为测量管片间的接缝开合度,传统方法需在管片上预留槽口,后期回填混凝土,这会损伤管片及表面防腐层。推荐采用“弹出式”测缝计配合斜向预埋管法。在管片预制时预埋导向管,拼装完成后将测缝计从洞内斜向植入,使其活动端与相邻管片接触。这种方法无需破坏管片结构和防水层,安装便捷,且通过矢量投影计算可准确得到接缝变形。
渗压计的逆止安全装置:用于监测隧洞外水压力的渗压计,在安装或更换时,巨大的外水压力可能将仪器或安装套件冲出,导致内外水连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安装套件必须配备逆止阀装置。当渗压计被取出时,逆止阀能自动关闭,有效抵抗外水压力,确保操作安全。
薄壁结构中的无应力计巧妙布设
在混凝土面板、薄壁衬砌等结构中,标准的无应力计筒体积较大,直接埋设会严重削弱截面。解决方案是:将无应力计埋设在紧邻薄壁结构的下部或侧向的辅助混凝土块内。这样既能保证无应力计与主体结构中的应变计处于相同的温湿度环境,满足测量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需求,又完美保全了薄壁结构的完整性。
高水头环境下的电缆升级
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等超高水头工程,常规电缆及其接头即便采用最佳工艺,仍可能因细微损伤导致纵向渗水。水会沿电缆芯线渗入采集设备内部,引发故障甚至次生灾害。未来趋势是推广使用“水密电缆”,这种电缆在芯线间填充阻水材料,同时具备径向和纵向阻水功能,能从根源上解决高压渗水问题。
南京峟思指出: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安装技巧和技术升级,可以确保监测仪器在各类复杂工况下都能安全、可靠、精准地发挥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