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重力坝作为关键的水利枢纽,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变形监测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听诊器”,而监测断面的科学布置,则是获取有效、代表性数据的第一步。下面是南京峟思给大家介绍的重力坝变形监测断面布置的关键注意事项。
一、横向断面布置:抓住关键,突出代表
横向监测断面垂直于坝轴线方向布置,旨在捕捉坝体在上下游方向上的变形(如水平位移和挠度)。
布置核心要点如下:
选址于关键坝段:断面不应平均分布,而应优先选择在地质条件复杂、坝体结构特殊(如设有大型孔口)、坝体最高以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坝段。这些部位往往是受力最大或最薄弱的环节,变形特征最具预警意义。
数量依规而定:断面数量需综合考量。根据规范,通常设置1至3个横向监测断面。对于坝顶轴线长度超过800米的超长重力坝,可酌情增加至3至5个,以确保监测网的覆盖密度。
灵活应对特殊情况:若坝体为折线型,或需要兼顾倒垂线等准直系统的基点稳定时,应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增设横向断面,确保监测系统的整体性和精确性。
二、纵向断面布置:立体监控,分层捕捉
纵向监测断面平行于坝轴线方向布置,主要用于监测坝体沿轴线方向的变形(如不均匀沉降和拉伸压缩)。
布置核心要点如下:
沿高程分层设线:纵向测线应形成立体监测网络。
基础层面:基础廊道是必设测线,用于监测坝基的变形,这是所有变形的根源和关键。
顶部层面:坝顶必须布置测线,此处位移幅度最大,能最直观地反映坝体整体变形。
中间层面(针对高坝):对于高坝,应充分利用坝内不同高程的廊道及坝后交通桥等设施,在坝体中间高程增设纵向测线。这有助于分析变形沿坝高的分布规律,精准定位潜在问题区域。
重力坝变形监测断面的布置绝非简单的“平均划线”,而是一项基于地质学、结构力学和测量学的精密设计。通过“横向抓关键、纵向分层级”的布置策略,构建起一个疏密有致、重点突出的立体监测网络,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大坝的运行性态。这一科学布设,再辅以测斜仪、静力水准仪等和自动采集系统,共同构成了保障重力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坚实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