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量地评估防渗帷幕、趾板和周边缝止水共同组成的防渗系统的整体效果?剩余水头系数就是一个核心的评价指标。它能够直观、有效地反映出防渗系统的综合性能。
一、它是什么?
剩余水头系数是一个比值,简单理解就是:
(经过防渗系统削减后还剩下的水头) / (理论上最大的作用水头)
这个系数值越小,说明防渗系统的效果越好,削减水头的能力越强;反之,系数值越大,说明防渗效果越差,有更多的水头“穿透”了防渗系统。
二、如何评判?
通过对国内大量面板坝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经验性的评判标准:
良好标准(<30%):最大剩余水头系数保持在30%以下,表明防渗系统(帷幕、趾板、止水)工作状态良好,效果显著。
警戒标准(≥50%):如果某个部位的剩余水头系数超过50%,并且其水位变化过程线与库水位明显相关,这就亮起了“黄灯”。它强烈提示该部位附近的防渗帷幕可能存在局部缺陷,例如灌浆帷幕的透水率不满足要求或存在渗漏通道。
三、重要提示
这个系数主要依据紧邻防渗帷幕后坝基钻孔内的渗压计数据计算得出。因为这些测点最先接触到“逃脱”了防渗系统的水,最能反映防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30% 可以被视为剩余水头系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而50% 则可作为一个需要立即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警戒值。这个指标为快速评估面板坝防渗体系健康状态提供了一个直观、有效的量化工具。
上一篇:面板坝渗压监测数据的规律如何解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