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强对流暴雨天气频发,对水利设施特别是大坝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峻考验。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其结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下游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何借助现代监测技术及时捕捉大坝状态变化、预警风险,成为工程管理中的核心任务。
大坝安全监测涵盖多个维度,主要包括位移、裂缝、变形、渗流及水位等关键参数。强降雨过程中,库水位快速上涨、坝体饱和程度增加,易引发坝基渗流异常甚至结构失稳,因此实施高频、高精度监测尤为迫切。
1. 位移监测不容忽视
强降雨可能引起坝体或地基发生位移。采用GNSS、位移计等高精度定位与传感设备,可实时监测大坝表面和深部的水平与垂直位移,及时判断大坝整体稳定性,防范滑动与沉降风险。
2. 裂缝与变形监测是关键环节
测缝计和测斜仪被广泛用于捕获坝体表面和内部裂缝扩展及倾斜变化。尤其在温度骤变与高水力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易出现非均匀变形,多点布设传感器可实现全面诊断与预警。
3. 渗流与水压监测是防洪重点
持续强降雨会使坝体渗流状况加剧。借助渗压计、水位计及量水堰等设备,可实时监测坝基、坝肩的渗透压力与渗流量变化,评估防渗体系是否有效,避免管涌和渗透破坏的发生。
4. 多设备协同与智能预警系统
现代大坝安全监测通常整合多种传感器,并结合自动采集、远程传输与云平台分析,构建一体化监控预警系统。一旦数据异常,系统可立即发出警报,为抢险决策争取宝贵时间。
面对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大坝安全监测必须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高新传感器的运用大幅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判断依据。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坝安全监测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系统化方向持续发展,更好地守护工程安全与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