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自大禹治水起便深谙水土相谐之道。今以振弦式多点位移计为耳目,量岩土之变,察结构之微,其安装精度乃安全监测之本。欲成其事,必先恪守三重准备:
一、校验建档,明察秋毫
安装前须以读数仪逐点测检位移计,确认工作状态无异。核对出厂组号与点号,详实记录位移计编号及预设测杆长度,建立设备身份档案。若发现某点位移计异常,应立即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处理,切不可自行拆卸标定。
二、量材备件,胸有经纬
依设计图纸核验各测点深度,备齐三类标准测杆(0.5米、1米、1.5米)与Φ16mm PVC护管。测杆以1.5米为主干,余者调节长度;护管可现场裁切适配。备足六方接头、护管转接头及PVC密封胶,确保接合牢固。
测杆护管组装四步法
首节定位
将位移计滑动测杆与首节接长测杆通过六方接头对接,用扳手卡紧M6螺母。首节护管插入基座转接头,同时将定位盘套入测杆置于近基座处,为后续分体安装预留基准。
节节相贯
第二节测杆与首节以六方接头螺纹连接,旋紧后穿入护管。护管间用直通接头涂胶插接,确保内壁平顺无阶差。每接长1米测杆即同步延伸护管,始终保持测杆端头略长于护管。
封锚固端
测杆达设计长度后,将密封头穿入末端测杆,外壁涂PVC胶插入护管尾部。锚头旋紧在测杆螺纹端,形成传力终端(图4.2.2-2)。此时测杆总长应比孔深短20cm,为锚头沉降留余。
束管成序
距基座0.5米处安装分配盘,将各测杆归位固定。每间隔1-2米用自锁扎带捆扎测杆、护管及灌浆管,保持管线顺直无绞缠。最后通电复测各点读数,确认信号畅通方准入孔。
昔李冰作都江堰,以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其精微处正在尺寸毫厘。今人持位移计入山川,更当秉敬畏之心。测杆如经脉,护管似骨节,唯严循规程,方使金石之器化作守护山河的忠贞耳目。
上一篇:测斜仪如何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