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知识百科

沉降监测:现代传感技术如何守护工程根基

时间:2025-07-23   访问量:1008

  地基沉降是工程建设中无法回避的挑战。从古至今,确保土地稳固都是建造安全的基础。随着现代大型基础设施(如高楼、桥梁、地铁、大坝)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沉降问题的影响范围和潜在风险被显著放大,对监测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现代工程结构复杂,对地基稳定性要求极高。即使是毫米级的不均匀沉降,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建筑物:墙体开裂、结构损伤。地下管网:变形、破裂,引发泄漏或中断。交通设施:轨道变形,影响行车安全。水利工程:大坝出现裂缝、渗漏隐患。

  传统的人工水准测量方式,存在效率低、周期长、覆盖点有限、无法实时连续监测等缺点,难以满足预防性维护和快速响应的需求。高效、精准、自动化的沉降监测技术成为保障工程安全和城市运行的基石。

微信图片_20240726172036(1).jpg

  现代沉降监测的核心在于部署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

  静力水准仪:

  原理: 利用连通器内液面自动保持水平的物理特性。多个测点通过充满液体的管道相连。某点沉降时,其容器内液面高度变化。

  测量: 高分辨率位移传感器(如电容式、磁致伸缩式)精确探测液面位移(精度可达0.1毫米),经温度补偿等算法计算沉降量。

  优势: 提供绝对基准、精度高、抗环境振动干扰较好。

  磁致伸缩沉降计/土体沉降计

  原理: 用于监测土层内部不同深度的沉降(分层沉降)。传感器主体(波导管)垂直埋设,带磁环的锚固板固定于特定土层。土层沉降带动磁环移动。

  测量: 利用磁致伸缩效应(电流脉冲在波导管产生扭力波,遇磁环反射并计时),精确计算磁环位移,得到各土层沉降量。

  优势: 长期稳定性好、可测深层土体变形、自动化程度高。

  物联网(IoT):构建监测网络传感器通过低功耗广域网(如NB-IoT, LoRa)或光纤网络,将数据实时、远程传输至中心平台。

  实现: 全天候、无人值守、大范围覆盖的监测能力,大幅提升效率。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驱动智能预警

  云平台汇聚海量沉降数据

  数据可视化平台: 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图表、地图,辅助决策。

  根本转变: 实现了从人工间断测量到连续自动监测、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警、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决策的飞跃。

  现代传感技术(静力水准仪、沉降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沉降监测提供了精准、高效、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它们遍布工程根基,实时感知大地的细微脉动,是预防安全事故、保障现代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屏障。


上一篇:科技守护桥梁安全:从历史经验到现代监测

下一篇:沉降监测的价值:从传统智慧到现代意义

匠心守初心 笃行以致远 专业产品,高效服务,以求实创新为理念,持续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售前热线电话: 025-58865163
售后热线电话: 025-58865743
公司邮箱: njysiot@njysiot.com
公司地址: 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浦泗路19号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峟思工程仪器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4068601号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