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大型复杂的建筑日益增多,为了节约用地,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由于建筑物常常建在软弱地基上,随着高度和荷载的增加,超出地基承载能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就显得尤为关键,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沉降变形监测通过专用仪器和方法,在建筑物上的监测点进行持续的竖直位移监测。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的基础之后,对沉降变形展开分析并预测发展形势,以确保建筑物质量和安全。
一、在设点方面,沉降监测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基准点是整个监测工作的标准,为确保监测值的可靠性,需要布置至少3个基准点,位于施工区周边(变形区域之外)。基准点应该定期复测,具体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每1至2个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则应该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出现对沉降变形监测成果表示怀疑的情况时,应随时检验基准点。
2.工作基点应位于相对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一般选用浅埋混凝土标来标示工作基点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上。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该形成闭合环或由符合水平路线构成的节点网。
3.沉降变形监测点的布局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点,同时应考虑地质情况和建筑结构特征,以便监测者容易开展工作,同时避免沉降变形监测点被遮盖或破坏,如在墙体或柱子饰面施工或装修时。
二、沉降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与监测目的和设计变形允许值相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提供了相关规定供施测参考。
三、监测仪器主要包括沉降仪、静力水准仪等,监测方式主要包括竖直位移监测。在进行建筑沉降变形监测时,应持续进行两次单独监测,并取监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同时,应遵循“五定”原则,确保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监测点点位稳定,所用仪器、设备稳定,监测人员平稳,监测时的自然条件基本一致,监测路线、镜位、流程和方法固定。这些措施减少了监测偏差,从而得到更真实可靠的结果。
四、沉降变形监测通常是周期性的,监测周期指前后两次沉降变形监测的时长间隔。监测周期应能准确表达建筑物发生沉降过程并不漏掉其沉降时刻。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监测主要分为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两个阶段,并根据地基和加荷情况调整监测次数和间隔时间。在分析监测数据后,需要计算监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本周期均值沉降量、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沉降变形监测曲线图,曲线图可清晰地表明沉降量与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就是南京峟思工程仪器有限公司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有效的沉降变形监测需要精准的仪器和方案,而且要遵循特定的原则和规范来保证准确度和可靠性。
下一篇:固定测斜仪的原理、用途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