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也不例外。那么,人工巡检和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究竟哪个更胜一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
人工巡检:传统方式的坚守
在过去,人工巡检是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方式。巡检人员定期对大坝进行实地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测量,对大坝的状态进行评估。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直观,但存在很多不足。
效率低下
人工巡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受到天气、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能力有限
人工巡检只能凭借肉眼和简单仪器进行观察,无法获取精确的定量数据,从而影响了对大坝状态的准确评估。
安全隐患
人工巡检过程中,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危险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科技力量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种系统通过安装在大坝各处的传感器和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大坝的各种数据。
监测内容全面
坝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监测项目包括:渗流、渗压、水库水位、大坝变形、裂缝、倾斜、渗流量及降雨量等。
实时监控
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分布在大坝各个位置的传感器数据,并将采集结果传送回监测中心立即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数据处理能力强
系统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提供精确的定量分析结果,有助于准确评估大坝状态。
降低安全风险
自动化监测系统减少了人员接触危险区域的可能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组成
现场测量感知层系统
渗压计、水位计、量水堰计、应变计、位移计、钢筋计、测缝计、沉降仪、倾斜仪、雨量计等
远程终端采集系统
读数仪、MCU自动测量单元
中心数据处理系统
峟思云平台数据库
感知层系统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
仪器储存温度:-30℃~70℃,储存湿度:≤80%RH。可以保证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
数据采集系统功能优势
数据采集器A/D转换达到16位,保证高精度;可同时连接系统中各种传感器,包括差阻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等。
微功耗设计:休眠:小于100uA, 485可唤醒;工作:小于50mA(GPRS),小于10mA(RS485);传输采集:小于500mA。
采集模块可现场实时查看数据、远程自检、诊断及故障判断,支持远程升级和维护,智能识别距离大于1800米。
可根据需要设定采集频率、测点数据。将采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可进行历史数据查询。
可将采集数据按水利专业要求进行相关计算、评估与处理。
具有绘制过程曲线、相关曲线、定制报表导出功能
具有数据越限报警、设备异常报警功能,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信息及短信形式进行推送。
人工巡检与自动化监测的完美结合
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完全放弃人工巡检。这两种方式可以互相补充。
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处理,运营者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了解大坝的状态。同时,人工巡检可以作为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检查手段,对自动化监测系统提供的重要信息进行核实和补充。这种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水平,实现效率和安全的完美平衡。
水库大坝安全卫士的“人工巡检”和“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各有优势。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更应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形成一种综合的安全监测模式。